news

新闻资讯

​什么是新加坡IMDA认证?怎么办理

浏览:

在新加坡这个以科技创新和高效监管著称的东南亚经济枢纽,任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的产品若想进入市场,必须通过一道关键门槛——IMDA认证。作为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管理局(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)主导的强制性认证体系,IMDA认证不仅是产品合规性的证明,更是企业开拓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支点。
 
认证背景:从IDA到IMDA的监管升级
IMDA的前身可追溯至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(IDA)。2016年,新加坡政府将IDA与媒体发展管理局(MDA)合并,成立IMDA,以整合通信技术与媒体产业的监管职能。这一变革标志着新加坡对数字经济的全面布局,IMDA认证也因此成为覆盖无线通信、物联网、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综合认证体系。其核心目标在于:
 
保障通信安全:防止无线设备对公共网络造成干扰
规范市场秩序:通过技术标准筛选优质产品
推动技术创新:为5G、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提供合规框架
认证范围:覆盖全场景的无线生态
IMDA认证的管辖范围远超传统通信设备,涵盖所有具备无线功能的民用和商用产品:
 
消费电子:智能手机、智能手表、无线耳机、蓝牙音箱
智能家居:智能门锁、扫地机器人、无线摄像头、物联网传感器
工业设备:工业无线遥控器、RFID读写器、车联网终端
专业通信:对讲机、数字集群系统、卫星通信设备
媒体设备:DVB-T2数字电视接收器、车载娱乐系统
以智能扫地机器人为例,2025年某中国品牌通过IMDA认证后,其产品在新加坡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300%,直接印证了认证对市场准入的决定性作用。
 
认证模式:分层管理提升效率
IMDA根据设备风险等级和技术复杂度,设计出三级认证体系:
 
ESER(增强简化设备注册)
适用对象:低功耗短距离设备(如Wi-Fi、蓝牙、RFID)
流程特点:仅需提交供应商符合性声明(SDOC),无需缴纳认证费
典型案例:无线鼠标、智能手环等消费级产品
 
SER(简化设备注册)
适用对象:蜂窝通信设备(2G/3G/4G/5G手机、物联网模块)
流程特点:需提交射频测试报告,认证周期约2-3周
关键要求:必须由新加坡本地持证商作为申请主体
 
GER(通用设备注册)
适用对象:基站、中继器、陆地移动无线电等高风险设备
流程特点:需提交完整测试报告包,认证周期4-6周
特殊规定:涉及频谱许可的设备需单独申请运营牌照
某物联网企业通过GER认证后,其NB-IoT模块成功进入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项目,年订单量突破50万片。
 
认证流程:从测试到获证的精密链路
 
预评估阶段
提交产品技术规格书、用户手册等初步资料
IMDA或授权机构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
 
测试阶段
在IMDA认可实验室完成:
射频性能测试(发射功率、频谱效率)
电磁兼容测试(辐射骚扰、抗扰度)
安全测试(电池安全、SAR值)
典型测试标准:EN 301 489(EMC)、EN 300 328(Wi-Fi)、EN 301 908(5G)
 
文件审核
提交完整测试报告包,包括:
RF测试报告
EMC测试报告
安全认证证书(如CB证书)
标签设计稿(需包含IMDA认证标志)
 
证书颁发
审核通过后颁发电子证书,有效期通常为3年
证书信息同步至IMDA官方数据库,供海关和市场监管部门查验
 
IMDA认证已超越传统产品合规的范畴,成为衡量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战略的重要标尺。对于志在东南亚的中国企业而言,这张“数字通行证”不仅是进入新加坡市场的钥匙,更是参与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的入场券。在技术标准与商业价值的双重驱动下,IMDA认证正在重塑无线通信产业的全球格局。